記者 林瑤
福建省寧化縣紀委監委聚焦營商環境痛點難點,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一線,摸排職能部門和黨員干部在服務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圖為近日,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某紡織企業走訪了解有關情況。徐婷 攝
當前,福建鞋服生產重地莆田進入生產旺季。“檢查明顯少了,這是今年頭一回迎檢。”莆田市星聯鞋業負責人說,不久前莆田市荔城區應急管理局、衛健局等多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前往企業查看生產情況,“原本我們以為至少得耗時一天,沒想到這么快就結束了,沒影響正常生產。”
檢查次數減少、效率提高,離不開福建省紀委監委正在開展的“點題整治”工作。今年是福建省紀委監委開展“點題整治”的第5個年頭,該省紀委監委在深耕民生領域整治基礎上,將整治拓展到營商環境領域,邀請企業點題,傾聽企業聲音、梳理候選項目、公開發布“點題榜”,將“整治涉企多頭重復交叉執法問題”作為今年企業“點題整治”項目,緊盯違規執法、執法簡單粗暴、執法“尋租”等基層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以查破障、以改清阻、以治護航,規范涉企執法權力運行,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企業點題、精準定題,找出痛點難點
“職能部門上下級流轉審批慢、耗時長”“涉及多頭管理的事項,難以一窗受理、一次辦成”……為精準點出企業關切,今年1月,福建省紀委監委通過省發改委、工信廳、商務廳等職能部門發動企業參與問卷調查。不到一個月,便收到來自各行各業的超2萬份網絡問卷。
在開展線上調查的同時,該省紀委監委組建5個調研組,由委領導帶隊,分赴全省9個地市14個縣區對中小微民營企業開展實地調研走訪,面對面聽取企業訴求和意見建議,收集監管執法、政策落實、涉企服務、行政審批等方面“活情況”33條。
5.63萬人次網絡投票、1.9萬多條選題建議、1.7萬多條群眾留言……該省紀委監委將收集到的問題歸類整合,經研判會商,最終將網絡得票最高、占比43%的“整治涉企多頭重復交叉執法問題”作為今年企業“點題整治”項目。
“從‘大水漫灌’到‘靶向聚焦’,只有精準打撈企業痛點,才能對癥下藥。”該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通過深化運用“點題整治”機制,讓企業轉變為整治“出題人”,重點整治什么讓企業有發言權。
此外,該省紀委監委還在全省選取48家企業作為營商環境監測點,由專屬聯絡員定期向企業收集整治過程中政務服務、涉企執法檢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按照業務、作風、違規違紀違法等問題類型進行臺賬管理、分類處置、對賬銷號,打通企業訴求渠道,構建紀企聯系“直通車”。
部門答題、紀委監督,嚴查執法領域突出問題
定了題,該怎么治?
福建省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堅持查糾一體推進,聚焦涉企執法行為“小切口”,緊盯該領域漠視侵害企業群眾利益問題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督促司法、住建、市場監管等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基層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切實維護群眾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企業點題的基層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常常是“老大難”“硬骨頭”,有的涉及多部門、多層級。實踐中,福建省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組組”協同、“室組”聯動等方式,通過項目化推進、流程化運作、清單化管理,推動多部門、跨層級聯合監管、合力攻堅。
“針對基層行政執法中存在的權責界限不明、溝通協作不暢、信息資源不通等問題,我們定期與被監督單位開展專題會商,建立工作和問題線索‘雙臺賬’,制定監督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問責清單等四項清單,通過抓本級、帶系統,推動責任鏈條環環緊扣、層層擰緊。”福建省紀委監委駐省司法廳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同志說。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集成執法辦案、執法監督、執法公示等三大核心系統的“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運行平穩。目前該平臺匯聚了全省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住建、交通等多部門行政檢查、處罰等執法數據,依托平臺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一表通查”,實行“入企掃碼”,已累計減少檢查1.2萬余次,既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又有效杜絕“人情執法”“選擇性執法”,多部門同向發力、同題共答,把監督力度轉化為民生溫度。
涉企行政執法既是展現營商環境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映黨風政風的一面鏡子。福建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整治中的薄弱環節,強化監督執紀,推動職能部門抓實整治、辦好實事。
“以前辦環保審批常常因材料繁多出現錯漏而返工,現在只需在線申請,環保部門就主動上門‘體檢’,省心又省力!”得益于泉州市鯉城區紀委監委推動建立的“邀約執法”服務模式,前不久,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交了“邀約執法”申請后,一周內便迎來了區生態環境局的“服務團”。執法人員圍繞環保審批、污染防治等全鏈條各環節開展“體檢式”幫扶,精準解決企業環保管理痛點。
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三明市紀委監委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向綜合監督單位制發工作提示函,督促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開展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領域集中整治,梳理出重處罰輕教育、以罰代管等基層行政執法領域21項突出問題,并進行點對點反饋、推動整改。
系統施治、標本兼治,推動整治常態長效
“整治成效好不好,您說了算!”福建省紀委監委在“福建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以評價榜的方式發布項目整治成果,邀請企業、群眾評議的同時,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約監察員參與現場監督和滿意度評議。
群眾評議不滿意,點題整治不銷號。整治涉企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如何防止“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情況發生?該省紀委監委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解決個性問題與深化系統整治相結合,按照“省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地市紀委監委”模式,從“點題整治”中的個案入手,深入剖析涉企執法領域存在的監管缺失和制度漏洞,通過以點帶面,加強類案分析,推進全面治理。
破除頑疾,需從制度入手。福建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理念,通過規范管理、堵塞漏洞、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推動形成維護企業權益的長效機制,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福州推行行政執法“綜合查一次”制度,對適合聯合執法的同一行業、同一區域、同一對象,實行“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在全市16個行政執法領域編制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清單,涉及執法事項293項。
“從‘企業點題’到‘企業評議’,我們請企業評議整治效果,不僅強化監督閉環管理,也有效杜絕敷衍整治、虛假整治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讓正風肅紀反腐的成效更加可感可及。”福建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企業點題,點的是問題,整的是作風,福建正以強監督促強監管,同題共答同向發力,讓企業真切感受到干部作風不斷轉變、營商環境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