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多個窗口跑手續,費時又費力。現在我們只要到‘一件事’窗口提交申請就能完成多個證照的辦理手續,方便多了!”面對前來回訪的縣紀檢監察干部,惠安縣某醫藥公司負責人何經理高興地表示。
此前,該縣紀委監委針對多個企業反映的辦事跑多個窗口、提交多份材料、辦理周期較長問題,監督推動縣行政服務中心優化機制簡化流程,提升便企服務,編制企業生產經營、證照辦理等高頻“一件事”集成套餐20個,讓企業辦事更便利、更高效。
山霞鎮紀委監察組干部到轄區玻璃廠收集了解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
主動深入企業開展走訪調研,聽訴求解難題,成為惠安縣紀委監委深化運用主題教育成果、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常態化舉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惠安縣紀委監委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開展主題教育、教育整頓與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結合起來,組織紀檢監察干部重心下沉、監督下沉、服務下沉,全面深入排查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監督推動整改落實,切實做到通過主題教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服務企業、護航發展。
為深入企業察實情、找問題、謀良策、促發展,進一步密切聯系企業、暢通企業訴求通道、更好服務企業,惠安縣紀委監委先后制發《開展“紀企直通 聯企清風行”活動工作方案》《落實“四個一批專項行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任務清單》等文件,通過全員聯企大走訪、建立宜商環境聯企觀測點、“一人一企”掛鉤聯系等方式,傾聽企業訴求,著力查找相關職能部門在項目落地、民企服務、行政審批、執法檢查等各個環節存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深挖問題根源,找準阻礙企業發展的堵點淤點難點,跟進監督推動整改,讓企業遇到問題有幫手,投訴有渠道,結果有反饋。截至目前,累計走訪企業240多家,現場答疑解惑32個,收集和督辦問題訴求及意見建議47條。
“為了更好推動本地特色產業發展,我們還進一步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建立分類型分領域掛鉤聯系企業機制。”惠安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由委班子成員每人掛鉤一類企業,結合主題教育帶隊下沉一線走訪調研民營企業、商(協)會等,摸排校服、建筑等行業發展壯大的困難問題,會商研判現有扶持政策的實用性、精準性、簡便性。
2023年10月,惠安縣出臺《加快校服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從支持企業提檔升級、推動產業聚集發展等六個方面推動校服產業發展,著力解決企業困難問題。文件出臺之前,縣紀委監委聯合縣發改局、縣工信商務局等部門組成調研組,由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委副主任柳天清帶隊多次走訪縣校服協會和部分校服企業,與協會干部、民營企業負責人、商會代表座談交流、征詢建議,形成調研報告和問題清單,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政策措施,促成縣政府在原有幫扶政策基礎上增加3條新政策。
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委副主任柳天清帶隊走訪調研校服企業
“沒想到我們的訴求這么快就得到反饋,現在縣里經常組織我們組團參加展銷會,幫助我們拓展渠道、打響品牌,擴大整個惠安校服產業的影響力。”面對調研組的回訪,惠安縣某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談起新政策落實落地情況。
與此同時,惠安縣紀委監委還注重在主題教育中“探源問路”,在調查研究中求真務實,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實際成效。主動嵌入縣重點項目審批提速專班,監督推動“五證齊發”“七證聯發”等改革事項,實現21個項目審批平均提速3個月;聚焦小微企業現狀及需求,聯合縣司法局在全縣開展“柔性護航”服務行動,建立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事項980項,減輕當事人經濟負擔1557多萬元;加強“紀企聯動”,針對巡察發現的惠企政策兌現慢問題,聯合縣委巡察辦開展巡察整改專項督導,推動職能部門探索“免申即享”“即來即辦”等方式兌現惠企政策資金4880.17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護航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的重要一環,找準監督切口,有力糾治‘親而不清’‘清而不為’等問題,督促干部在服務企業中擔當作為,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惠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莊志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