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殘疾證后,我也不知道還能領取殘疾人兩項補貼……”收到陳埭鎮宮口村民林女士在“晉心筑廉”·連心群反映的問題后,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紀委第一時間進行核實,并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約談。
“這樣的情況別的地方還有沒有?是否還存在漏發少發或克扣侵占等問題?”晉江市紀委監委成立專項督查組深入鎮村一線,聚焦補貼政策宣傳是否到位、補貼資金發放是否及時、補助對象動態管理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全面督查,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發放。
這是晉江市紀委監委通過“小微權力監督群”,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一個例子。該市紀委監委還拓展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平臺運用成果,開展“紀檢監察干部訪民情”活動,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群眾有訴求,我們必回應。”日前,新塘街道晉新社區有群眾在小微權力監督群里反映,轄區內交通信號燈缺失、路燈長期不亮、車輛亂停放,導致交通安全隱患較大。新塘街道紀工委了解到情況后迅速組織交警中隊、街道發展服務中心和社區等單位現場踏勘,指定專人跟蹤工作推進情況,通過多方努力,在3天內修復了路燈、完善了信號燈,并施畫了停車位規范停車,第一時間向群眾反饋落實情況,社區居民紛紛點贊。
晉江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建立村級微信監督群,紀檢監察干部按包村(居)加入微信監督群,監督信息公開、群眾訴求辦理等工作落實,發揮小微權力“瞭望哨”作用。
如果說小微權力監督群是群眾線上監督“瞭望哨”,那么一線接訪便是群眾線下監督的“連心橋”。晉江市基層紀委每月固定開展“紀檢服務日”活動,選擇1個村(社區)開展帶信下訪、定點接訪、入戶走訪等活動,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各紀檢監察室按照片區協作機制和三級聯創機制派員參與,推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2022年以來各片區深入基層一線調研123次,帶信下訪72件;各鄉鎮紀檢監察干部累計走訪4131人(戶)必訪對象,發現并協調解決問題136個。
農村集體“三資”是基層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領域,村里的資產有多少,資源分給誰,資金用在哪里,是農民關注的焦點,直接牽涉農民切身利益。該市紀委監委實行“室組”“室組地”協同聯動,通過專項檢查、交叉互檢、明察暗訪等方式,對財務賬目不清、程序不規范、固定資產未入賬等問題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同時,強化巡察監督,開展“巡鎮帶村”,對集體“三資”管理等方面問題突出的村開展“點穴式”巡察,以巡促改促治。
為提升“三資”監管智能化水平,晉江市紀委監委督促指導市農業農村局開發建設“農村產權綜合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村集體“三資”、項目招投標信息等情況進行監管,以智慧監管推動規范運營。
“這個系統可以實現農村‘三資’管理一網通辦。”晉江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財務模塊分別設立村(居)委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組和村屬投資公司4個平行賬套,實現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信息和成員信息數據化管理,邁出“村經分離”改革的關鍵一步。村級財務和集體資產資源網上公開平臺將集體“三資”情況“曬”在陽光下,從根源上解決村級財務公開不及時、不透明,集體資源資產出租處置不規范等問題。與2021年相比,2022年涉及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問題的信訪件總量下降了78%。
值得一提的是,晉江市紀委監委緊盯“關鍵少數”,制定《晉江市村(社區)主干廉政檔案管理工作辦法(試行)》,開發村(社區)主干廉政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將全市399名村主干的廉情信息錄入系統并滾動更新,通過廉情走勢分析,自動實現“紅橙黃”三色預警,從源頭上管住村級小微權力“關鍵少數”。
“小微權力量大面廣,必須念好制度‘緊箍咒’,以常態長效推進促改促治。”晉江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三不腐”一體推進理念,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糾治職能部門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正風肅紀、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晉江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