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習近平曾說:“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世界讀書日,從習近平的讀書故事中感悟書籍的魅力。
收藏這份學“習”書單
人民日報社研究部官微按時間順序整理公開出版資料中總書記讀過的那些書,并附書目簡介,供大家學習參考。
《吉檀迦利》,泰戈爾詩集。他以輕快、歡暢的筆調歌唱生命的枯榮、現實生活的歡樂和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泰戈爾憑借該作獲得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
《飛鳥集》,泰戈爾詩集,包括325首清麗的無標題小詩,首次出版于1916年。詩的題材多為小草、落葉、飛鳥、星辰、河流等極其常見事物,意味雋永。
《園丁集》,泰戈爾詩集,是一部“關于愛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詩集,詩體為散文詩。共收入詩歌85首,初版于1913年。
《新月集》,泰戈爾詩集,著力描繪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備、熠熠閃光的天使般的兒童藝術形象。
《聯邦黨人文集》,作者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詹姆斯?麥迪遜 、約翰?杰伊 ,目的在于為新憲法辯護。書中對美國憲法所確定的國家制度作了詳細的說明和分析,從而系統地提出并論證了“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相輔相成的作用。
《常識》,作者托馬斯?潘恩,本書抨擊英國對北美實行的暴虐統治,成為北美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重要思想武器。
《仲夏夜之夢》,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劇,講述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威尼斯商人》,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塑造了夏洛克這一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第十二夜》,以抒情的筆調,浪漫喜劇的形式,謳歌了人文主義對愛情和友誼的美好理想,表現了生活之美、愛情之美。
《羅密歐與朱麗葉》,講述意大利貴族凱普萊特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為仇而受到阻撓,最后雙雙身亡的悲劇故事。
《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被公認為是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理想國》,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主要論述了柏拉圖心中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
《政治學》,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創作的政治學著作,以“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為前提,研究各政體的分類和變革,是西方政治學研究的開山之作。
《烏托邦》,英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者托馬斯·莫爾創作的游記,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圖景,為以后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可貴的思想材料。
《太陽城》,意大利早期空想共產主義者康帕內拉的政治學著作,用對話錄游記的形式,描繪了一個消滅了私有制和剝削的大同世界。
《政府論》,英國約翰·洛克的政治學著作,匯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學思想,全書完成了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辯護的任務,對英國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論法的精神》,法國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鳩的政治哲學著作,該書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張法治、實行分權的理論,對世界范圍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很大影響。
《社會契約論》,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的政治學著作,其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革命運動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
《法哲學原理》,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著作,從哲學的角度解析法,用辯證的思維探悉法、道德與倫理之間的奧秘,是黑格爾的經典哲學著作之一。
《戰爭論》,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創作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根本性質,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亞當·斯密,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剖析,明確地提出了勞動決定價值的理論,創立了與重商主義相對立的系統性古典政治經濟學體系。
《人口原理》,英國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創作的人口學著作,書中提出了構建人口理論的兩個前提,闡述了人口波動規律的理論,對后世影響深遠。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作者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書中提出了國家調節經濟的主張,認為沒有國家的積極干預,資本主義就會滅亡。為當時束手無策的資本主義世界指出了一條擺脫困境的出路。
《經濟發展理論》,作者約瑟夫·熊彼特,是西方經濟學界用創新理論來解釋和闡述經濟發展的專著,并且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為研究對象,曾轟動西方經濟學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
《經濟學》,作者是當代經濟學泰斗、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書中囊括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領域的大部分知識。
《資本主義與自由》,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
《各國的經濟增長》,作者為西蒙·庫茲涅茨, 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全書深入淺出地對經濟理論進行了剖析。
《岳飛傳》,清代著名的通俗演義小說。講述一代民族英雄岳飛的傳奇一生。通過描述岳飛在宋金戰爭中的英雄事跡,再現那段悲壯的歷史,歌頌了岳飛精忠報國的崇高精神。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稱,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主要是對宋元話本、明代擬話本進行編輯與修訂,也有作者的創作。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在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進行獨立創作的開始。
《壽寧待志》,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福建壽寧知縣任上撰寫的《壽寧待志》。分上、下兩卷,包括疆域、城隘、縣治等28篇,翔實記載了距今370多年前壽寧縣的城市建設、宗教學校、城防關隘、稅賦、風俗習慣、科舉人物以及物產、災害等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情況。全書風格獨特,在中國方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葉甫蓋尼·奧涅金》,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描繪了十九世紀前三十年俄國社會的廣闊圖景,是十九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
《當代英雄》,俄國作家萊蒙托夫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用“當代英雄”來為他的小說命名,是在用肯定的語氣表達某種對人生的否定性的感悟與理解。
《戰爭與和平》,作者列夫·托爾斯泰,以1812年衛國戰爭為背景,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猶如一曲格調莊重、技巧絢爛的時代交響樂。
《復活》,作者列夫·托爾斯泰,以“復活”為主旨,描寫了涅赫留多夫和瑪斯洛娃的精神和道德復活的過程。
《靜靜的頓河》,作者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作者用悲劇手段,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男子漢形象,肖洛霍夫因《靜靜的頓河》作品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怎么辦?》,作者是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小說以愛情故事為表象,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意義,提出只有斗爭才能改變人民的厄運,被譽為"生活教科書"。
《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早年非常重要的作品,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
《浮士德》,歌德取材于民間傳說、傾六十年心血創作的長篇詩體悲劇,被稱作啟蒙主義文學的壓卷之作。書中,為探求人生意義,浮士德與魔鬼梅菲斯特簽約,以靈魂換取青春,經歷了書齋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和建功立業等種種人生歷程,最終頓悟:只有開拓生活和自由,才能享受生活和自由。
《草葉集》,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創作的詩集,共收有詩歌三百余首,詩集中的詩歌便像是長滿美國大地的芳草,生氣蓬勃并散發著誘人的芳香。
《競選州長》,作者馬克·吐溫,通過“我”在參加一次競選活動中所遭受到的種種駭人聽聞的誣蔑和打擊,淋漓盡致地暴露了西方資產階級“自由競選”的黑幕,撕下了美國統治階級所標榜的“自由”、“民主”的假面具。
《海狼》,作者杰克·倫敦,講述了主人公范?魏登因海難為獵海豹船主海狼拉爾森所控,九死一生逃出險境的經歷,表現對勞動人員頑強意志的歌頌和對苦難生活的同情。
《荒野的呼喚》,作者杰克·倫敦,講述一只叫巴克的狗,在成為一只雪橇犬后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力量成為領頭狗,并最終回歸荒野,成為狼群的領導者的故事。
《熱愛生命》,作者杰克·倫敦,講述了在阿拉斯加極寒地區的嚴酷生存環境中,人類憑借意志與頑強生命力存活下來的故事。
《老人與海》,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斗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
《紅與黑》,作者法國作家司湯達,描述主人公于連出身低微卻野心勃勃,正當他以為踏上了飛黃騰達的道路和得到了超越階級的愛情時,社會卻無情地把他送上了斷頭臺的故事。是十九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文學的一座豐碑。
《人間喜劇》,作者巴爾扎克,作品以二戰時期大后方的加州小城綺色佳為背景,描寫寡居的麥考利太太一家的故事,表現一個時代社會的各個層面。
《悲慘世界》,法國作家、世界浪漫主義文學代表維克多?雨果著名的 “命運三部曲”之一。本書通過對冉阿讓等人的悲慘遭遇以及冉阿讓被卞福汝感化后做出的一系列感人事情,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紀法國封建專制社會的腐朽,同時也表達了對在封建壓迫下窮苦人民悲慘生活的深切同情。
《九三年》,雨果真實還原法國大革命的長篇小說。書中生動地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一七九三年進行殊死搏斗的歷史場面。
《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代表作,通過約翰-克利斯朵夫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沖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1915年羅曼·羅蘭憑借《約翰-克利斯朵夫》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通史簡編》,20世紀史學大師范文瀾的畢生杰作,影響無數學生、學者的史學經典。從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中選擇出真實材料,完整勾勒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百態,精準剖析了古代政治和軍事的得失,透視古代社會發展的基本法則。
《史記》,西漢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該書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漢書選》編選《左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六種選本,分冊印行。體例不要求一致。或按年代先后,或按原著卷帙次第,或按問題性質分類,編次成書。
《后漢書選》,編選《左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六種選本,重點選錄名著的代表作品,包括它所反映的這一特定時期的主要典章制度、重大歷史事件、杰出人物的活動、科學技術的發明與發現、文化思想的流派和民族關系等內容,以及著者的歷史觀點。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作者為西晉史學家陳壽。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
《毛澤東軍事文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輯,比較集中地闡明了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關于人民軍隊、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的基本思想,也反映了他的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
《戰爭論》,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創作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書中“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的理論至今仍是我們解讀國際局勢的指南。書中所蘊含的謀略智慧已遠遠超過軍事范疇,被廣泛用于各領域,備受各國政治家、外交家、企業家的青睞。
《太平洋戰爭:島嶼戰爭》,作者黃力民,全景式描繪1941—1945年太平洋戰爭全部島嶼作戰史。作者以島嶼攻防立論,兩棲戰、地面戰、海戰、空戰由此展開,時間、空間脈絡分明,戰略意圖、戰場態勢清晰,詳列各方部隊、將帥、兵器、艦艇、軍機,評判戰術、戰法,兼及島嶼地理、生態各方面。
《法蘭西內戰》,196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思,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該書精辟分析巴黎公社的發展過程和歷史意義,用巴黎公社的新經驗進一步論證和豐富了無產階級革命必須首先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思想。
《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于1875年創作的政治著作,1891年首次發表于《新時代》。該書是科學共產主義的重要綱領性文獻之一,全面系統地批判了拉薩爾主義的錯誤理論,厘清了科學社會主義與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的本質區別,進而對未來社會從制度、發展階段以及分配等方面做了原則構想。
《反杜林論》,作者恩格斯。該書是恩格斯為批判歐根·杜林在哲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領域宣揚的錯誤觀點并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而寫。以大眾化的筆觸清楚明白地表達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一次詳細而透徹地從各個方面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特點,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
《國家與革命》,列寧創作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1918年首次出版。本書總結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特別是俄國1905年革命和1917年2月革命的經驗,回答了革命所面臨的問題,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和法的學說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離騷》,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并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詩源》,清代格調詩派領袖沈德潛所編的一部唐以前的詩歌選集,收錄了先秦至隋各個時代的詩歌,共七百余首。本書收錄作品廣泛,書中所選古詩,絕大多數有編選者沈德潛扼要的點評,片言只語,便能將古詩的精髓點出,對提高詩歌的鑒賞力,裨益甚大。
《李白詩選》,李白是盛唐詩歌最有代表性的詩人。他的詩歌蘊藏著歷史時代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及酸甜苦辣。本書選擇李白詩歌中的名篇和重要篇章,每篇由題解、正文和注釋三部分組成。
《三曹詩選》,曹操、曹丕、曹植合稱“三曹”,是建安時期十分優秀的三位詩人。本書遴選三曹詩作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進行講解、注釋。
《魯迅全集》,包括魯迅著作、文章、書信等內容。最早的版本于一九三八年印行;197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魯迅全集》。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魯迅全集》。書中收錄魯迅先生撰寫的大量雜文。
《且介亭雜文》收魯迅1934年所作雜文三十六篇,1937年7月由上海三閑書屋初版。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這部著作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有國際性的著作。
《資本論》,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并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資本論》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