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紀委監委20名干部與市府辦、市市場監管局、電信泉州分公司、省廣電網絡集團泉州分公司、泉州金控集團,以及豐澤區財政局、區城管局、區檢察院等8個單位、120位干部一起下沉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舊村),在潯美社區(舊村)抗疫指揮部統一指揮下,與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們“戰”在一起,助力實現潯美社區(舊村)疫情防控社會面動態清零。
4月8日,返回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舊村)的在外隔離人員向工作人員揮手致謝。(張九強 攝)
“謝謝你們,辛苦了!”8日下午,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舊村),來自四川的包先生等人,向下沉干部們揮手致謝——他們是舊村結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首批返家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一聲聲“感謝”的背后,是一線工作人員不眠不休的堅守。
4月8日,在外隔離的一名小朋友跟隨家長返回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舊村)。(張九強 攝)
潯美社區(舊村)是本次疫情防控最吃勁片區之一。連日來,按照市委關于機關黨員下沉村(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統一部署,市紀委監委、市府辦、市市場監管局、電信泉州分公司、省廣電網絡集團泉州分公司、泉州金控集團,以及豐澤區財政局、區城管局、區檢察院等9個單位、140人下沉一線,與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們“戰”在一起,實行“大網格+小網格”精細化管控,終于在4月1日,實現舊村疫情防控社會面動態清零。
4月8日,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舊村)在外隔離人員開始陸續回家。(張九強 攝)
精細化管控:7個大網格+24個小網格
潯美社區(舊村)居住人口近六千人,大都居住在建筑稠密的區域內,一度給疫情防控帶來很大挑戰。
“最吃勁的時候,連軸轉48小時,就休息2個小時,很多人抓住那點休息時間,去駐地沖個澡,只為提提神”……防控任務最重的那段時間,下沉干部們“超長待機”是常態。
為實現精細化管理,舊村封控區分成7個大網格,并根據疫情分布情況,細分24個小網格,實行嚴格的物理隔離區分。3月29日起擔任潯美社區(舊村)抗疫指揮部黨支部第一書記的市政府秘書長蘇延輝介紹,為進一步消除社會面傳播風險,封控區全面激活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統一指揮體系,調動各級干部積極性和志愿者力量,整個隊伍統一政令、統一指揮。
4月8日,返回的在外隔離人員簽訂居家健康監測承諾書,并領取口罩和酒精消毒液。(張九強 攝)
為摸清底數、管住人流,下沉黨員干部以“掃樓”“敲門行動”等方式,重新摸排核對人數;繪制戰“疫”地圖,明確疫點分布、樓棟分布、居民分布,為隔離轉運、物資配送、人文關懷提供科學決策參考;制作“清零攻堅行動”進度表,公示各個網格每日工作實效。一方面,大家嚴密守住“零病例”區域,嚴格實施“居家隔離、足不出戶”要求;另一方面,根據風險等級,分批次有序完成隔離轉運工作,特別是連續25小時不間斷轉運,將相關網格內應轉盡轉的1551人,全部安全送達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
舊村大大小小的街巷、房屋,有不少顏色醒目的標識。“為做好疫點終末端消毒,我們聘請第三方消殺隊伍,配合市疾控中心專業消殺隊,對疫點房屋、公共區域等進行消殺。”下沉干部介紹,通過評估驗收后,相關區域貼上“已終末消毒”標識進行區分。針對未出現疫情樓棟,下沉干部在門口貼上“無疫情樓棟”標識,既是對嚴守防疫措施群眾的鼓勵,又幫助工作人員更加精準巡查。
4月8日,下沉一線的工作者協助在外隔離人員回家。(張九強 攝)
人性化服務:回家前,人人都有“大禮包”
“要想管住人員流動,先得做好服務保障。”下沉黨員干部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居民們缺防疫物資,他們幫忙送上門;慢性病患者藥吃完了,他們拿著藥單,代為采購;年輕人家里不開伙,他們送上愛心快餐;剛找到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經濟困難,他們聯系市紅十字會,送上緊急救助金;為了讓預產期臨近的孕婦放心,他們提前聯系好對接醫院……
蘇延輝介紹,對舊村內170位不具備轉運條件的老弱病殘,以及參加重要考試的學生等特殊群體,下沉干部實施“一人一策”,讓居民安心居家隔離。
前些天,趕上高三省質檢,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封控區內“足不出戶”的高三學生們,要在家考試。考試前,下沉干部用最快速度,將試卷電子版打印好、送交到學生手中,整個過程必須在20分鐘內完成。
返回家中實行健康監測的居民,仍要做好防護措施,每個人都收到了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不少人還收到“個性化”禮包:下沉干部有的聯系了牛奶,有的拿來了小面包、大米等物資,有些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所在地,還為準備回家人員,送上了宅家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