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建好了,子孫聚齊了,真是個幸福年!”今年春節,福建省安溪縣魁斗鎮尾溪村村民易大伯一家十來號人在新家里過年,其樂融融。
易大伯的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拼,平常家里就住著他和老伴。可每到節假日,易大伯總為房子煩惱不已。他家的房子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房子舊、面積小。想翻建,老房子屬易大伯和兄弟的共有房產;想擇地新建,又覺得審批手續很麻煩。
轉機在安溪縣紀委監委監督推動開展規范農村建房審批“點題整治”項目時出現了。
“聽說我們建房難的問題,縣紀委很重視。我試著向村委會遞交了建房申請,沒想到,不到十天時間就批下來。”易大伯說,“紀委的監督真的‘不一般’。”
“想要建座房子,申請要一級一級審,送上去的材料有時拖個很久都沒有音訊,也不知道究竟卡在哪里?”在去年“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部分群眾反映的農村建房審批難、收費高等“堵點”問題,擺在安溪縣紀委監委面前。
縣紀委監委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派員分片區進村入戶開展一線訪查。“我們發現,鄉鎮對農村建房的審批率僅20.35%,審批程序不規范、審批速度緩慢等問題普遍存在,個別村還存在‘搭車’收取環境衛生費、基礎設施配套費、土地補償費等情況。”安溪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劉木釵說。
去年6月,安溪縣紀委監委將農村建房審批列入該縣“點題整治”工作自選動作,由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治理,規范農村建房審批流程。
“審批程序怎樣?收費標準如何?相關部門政策宣傳是否到位?違章建筑問題是否遏制?”安溪縣紀委監委運用“室組”聯動機制,圍繞政策落實情況、違規占用耕地農田,強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惡意占地建房等關鍵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審批程序把關不嚴、隨意更改建房地址、批少建多、亂占耕地建房、審批后不建房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促整改落實。
據統計,專項督導期間,督導組督促10個重點鄉鎮推進農村建房審批、規范建房收費等方面整改問題19個,責令退回在建房審批中不符合規定收費16.44萬元,取消不符合審批條件3宗,給予黨紀立案1人,向相關鄉鎮發出監察建議書8份。
依法依規保障農村建房需求,讓茶鄉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點題整治”帶來的變化。2021年,全縣完成農村宅基地審批1533戶,用地面積245.23畝。24個鄉鎮的建房審批率從20.35%上升到82.02%。
整治后,不僅審批速度“飛了起來”,而且建房只需繳納不超過24元/平方米的土地補償費。有群眾算了這樣一筆賬:“之前每平方米要交給村里120元,現在只需要24元,建座120平方米的新房子,可以節省11520元,這筆錢可以建近20平方米的毛坯房。”(福建省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