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善民生,更要贏得民心”
安溪縣蓬萊鎮紀委書記、監察組長 葉明昆
“感受到政府為我們解決問題難處的心意,舒心多了。”日前,當我帶著鎮里下撥的封房過渡費,到彭格村村民老陳過渡居所走訪慰問時,剛經歷一次化療手術的老陳精神鐫爍,言語間盡是感激之情。
時間回撥到幾個月前。
“你們不讓人休息,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太大,不能再施工了!”一天,我到彭格村聯四線A3標段開展日常監督和走訪,發現有幾名群眾在項目建設現場要求停工,情緒反映強烈。
聯四線是安溪縣“大三環”建設的組成部分,是泉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拉近我鎮群眾進城距離,極大改善我鎮的交通條件。自聯四線動工建設以來,群眾紛紛奔走相告,非常支持,我還從未聽說有抵觸的,怎么會有群眾來“鬧”呢?帶著疑惑,我連忙上前了解情況。
“凌晨2點還在搞爆破,震的人差點從床上掉下來,睡眠不足,神經兮兮!”“爆破威力太大,有些房子墻壁都開裂了,不敢住。”……在我表明身份和來意后,在場的村民紛紛向我“訴苦”。
群眾反映的問題是不是真的,還是有其他原因?帶著問題,我開始走訪群眾。
我首先來到了老陳家。老陳的住宅正好位于施工隧道的正上方。一年前查出食道癌,經過幾次化療,身體看起來非常虛弱。盡管這樣,他還是熱情地把我迎進了房屋。正如群眾反映,老陳住的那一間房屋已經出現了一道細小的裂縫。“大半夜爆破吵得不好休息就算了,房子都有所開裂了,萬一哪天就塌了呢?”老陳話語間流露出無比擔心。
“老陳,您放心,我們會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您的問題。”我的承諾讓老陳暫時吃下了“定心丸”。
從老陳家里出來,我又走訪了幾家受影響的群眾,初步掌握了群眾反映的情況。
要改善民生,更要贏得民心。修公路是好事,但如果影響了周邊村民的生活秩序,那就要找到問題的癥結,并想辦法予以解決,絲毫怠慢不得。我把群眾反映的情況逐一登記清楚后,轉身就往項目部跑去。
“去年疫情影響,項目建設已經有所滯后,為抓緊推進工作進度,我們就安排爆破組24小時輪班,只要隧道初步貫通,就不會再爆破了,而且我們的爆破都是錯開時間,兩個小時爆破一次,現在隧道已經開挖半程,影響應該會比較小了。”聯四線項目業主經理解釋。
“你們的施工已經影響到了周邊群眾,這是不能忽視的客觀事實。項目建設的本意是為了推進發展,改善民生,如果損害群眾利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那就要再重新評估、及時糾錯了。”在現場,我向項目業主和工程部相關人員提出施工過程存在的問題。
當天,我還要求項目業主經理和相關人員與我一道,再次進入老陳等受影響群眾家里,讓他們“眼見為實”。
回到鎮里后,我隨即向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匯報,經同意后,我牽頭組織項目業主、村委會、群眾代表等參與現場協調會。會上,項目業主當場表態整改,明確采取減少爆破炸藥用量、延長夜間爆破間隔等多個措施減少爆破對村民生活的影響。
同時,項目部還邀請相關專家成立現場勘察組,逐一鑒定受爆破影響房屋的安全性。經鑒定,因爆破影響需封房共2棟,需加固修繕共5棟。
封房、加固修繕需要時間,為了妥善解決村民過渡期間的起居和生活,我又會同村委會協助七戶受影響村民以投靠親友等方式過渡居住,并為其爭取過渡費用,保障他們的生活起居。
鄉鎮紀委是“前哨站”,鄉鎮紀檢監察干部是“先鋒軍”,通過這件事,我深知只有把主要時間、精力、工作安排放在走村入戶上、基層尋訪里,提高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才能做到在一線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才能當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