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紀委監委制定《關于加強對“關鍵少數”政治監督的責任分工》(以下簡稱《責任分工》)及五項配套機制,按照“分級分類、責任到人”原則,形成對重點領導干部監督分工的“責任樹”,明確分工原則、監督范圍、監督內容、主要監督措施等,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
此前,泉州市紀委監委召開兩場政治監督專題研討和工作部署會,并開展走訪調研,在“請上來”“走下去”過程中統一思想、厘清思路,進一步明確分級分類監督的重點人、重點事。由此形成市縣兩級紀委書記、班子成員和室部負責人對“關鍵少數”的監督責任體系,并通過《責任分工》予以明確,壓緊壓實“兩個責任”“第一責任人”職責和“一崗雙責”。
同時,《責任分工》立足監督第一職責,提出聚焦“兩個維護”、聚焦主體責任、聚焦政治生態、聚焦權力運行、聚焦擔當作為五項監督重點內容,并對照省紀委監委《指導意見》五條措施和四項工作要求,制定政治監督工作指南。
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許錦聰到國有企業開展政治監督調研(泉州城建集團紀委供圖)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不斷深化推進,全面建立政治監督重點對象庫,實現對市、縣管理的領導干部定向監督全覆蓋;以推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泉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傳承發展“晉江經驗”為主線,分類梳理“環保”“文保”等12方面 “共性+個性”監督任務和具體措施;探索對經濟發達鎮加強監督11條措施、細化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流程規范,從而形成全面覆蓋的監督網絡。
根據《責任分工》,全市還明確“三個二”監督線路圖,貫通良性循環的監督鏈條。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健全“兩檔案”,動態更新市級重點監督對象《廉政檔案》,對照《職責檔案規范》收集“關鍵少數”履職用權情況,實現對全市所有“關鍵少數”政治體檢“一人一單”;抓細抓實“兩調研”,完善資料分析調研、下沉一線蹲點調研,探索運用“聽談察訪驗”工作法,全面深入了解“關鍵少數”在擔當作為、廉潔自律等方面實際情況;寫好用好政治監督情況專項報告和政治生態分析報告“兩報告”,結合分級會商加強綜合把脈、問診下藥,抓好政治監督成果轉化運用及整改落實。
德化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黃俊榮(左二)到國寶鄉格頭村蹲點調研,摸查重點監督對象的履責和廉潔自律情況。(郭耀宏 攝)
此外,市紀委監委加強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政治監督工作的統籌協調,建立班子成員分片掛鉤指導機制,節點式動態化推動落實,并將政治監督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評內容,點面結合構建整體聯動、高效運轉的政治監督格局。
文:黃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