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記,這生姜真是個‘寶’啊!效益太可觀了。”前幾天,我剛走入結對貧困戶陳秀春的家中,她就興奮地和我算起化肥投入與生姜收益產出的賬。看著她眼角帶笑的模樣,與4年前的窘迫不安截然相反,初次相見的情景又浮上心頭。
????那是2016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與國寶鄉內坂村貧困戶陳秀春結成“對子”。第一次探訪,走進陳秀春那昏暗的屋子,只見泥巴堆砌的墻壁上有一道拳頭大的裂縫從房頂一直延伸到窗戶,仿佛輕輕一碰就會倒塌,她就在最里邊的小角落坐著,兩眼無神。見我走過去,她站了起來,低著頭,漲紅著臉,兩只手不安地搓著衣角,一句話也不說。
????村里人告訴我,陳秀春丈夫早逝,她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長大。2014年她出車禍,雖然康復,但整個人精神有點恍惚,反應也大不如前。不幸的是,兒子也在2015年發生交通事故,大腿骨折,鋼板沒法取出,一直在家養病,花了大筆醫療費。一系列變故,使這個本就窘困的家庭雪上加霜。2016年3月,陳秀春家被列為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
????扶貧不能只扶一程。回來以后,我就在想,如何提高陳秀春一家的“造血”功能,才能脫貧而不返貧?
????農村地理條件的劣勢,有時也正是優勢所在。考慮到兒子還在修養中,兒媳體弱多病且要照顧幼娃,我鼓勵秀春走種、養殖的道路。我一說,他馬上就很認可。當地種植的生姜一直深受市場青睞,得到鄉政府支持,我為他引來了優質姜種,并協助安排技術人員定期到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同時,她還養起了雞鴨豬等家禽。由于吃苦耐勞,并得到各級政策的支持,2016年底,陳秀春一家就甩掉了貧困帽。
????穩脫貧,防返貧,這是我對這個家庭最為掛心的事,我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家的常客。隨著日子越過越紅火,拉家常間,秀春也不再有之前的緊張和無助,會主動跟我交談,談一些她的想法。兒子陳應洺受傷之后,不能干重活,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成了懸在她心上的一塊石頭。
????陳應洺休養了快兩年,自己也迫切想要出去工作。經過朋友幫忙,我推薦他干起陶瓷網店售后客服的工作,一個月可為家庭增加約2300元的收入,這讓陳秀春非常的激動: “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脫貧不是終點,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2017年,在詳細了解脫貧政策后,我又幫忙秀春申請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修繕補助資金,將原本冬天透風、夏天淋雨且有安全隱患的瓦木結構房屋重新修繕了一番。“鋪上水泥后再也不怕墻壁倒塌,粉刷以后整個房子光線足,精神都上來了。”秀春高興地說。接著,房子通上電,安裝凈水器......看著秀春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家子和樂融融,我感到特別的欣慰。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心里放不下,第一時間趕回了村里,跟她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教導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受疫情影響,應洺2個月沒辦法去上班。我就在想,要是能讓他掌握一門技術,就能保障增收了。4月份的時候,我推薦應洺跟著師傅學習貨梯維修,他很努力,也很快就上手了,工資也從最初的每天100元漲到了現在的每天130元。
????用真心換真情,4年的幫扶,我和秀春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其實,不止是我幫助了陳秀春一家,也是她們教會了我,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只要有真心的付出,就能換來群眾真誠的回應,這就是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扶貧情。(口述:德化縣國寶鄉紀委書記 陳志華 整理:黃云鶯 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