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獻青春軍旅書寫榮光,華麗轉身紀檢再立新功”。在廈門市翔安區紀檢監察系統,有這么一個14人的干部群體,他們都曾經在部隊經歷過重大軍事活動的錘煉和考驗,個個立功受獎;轉業到紀檢監察機關后,始終保持部隊優良作風和軍人精氣神,主動融入、從頭開始,勇往直前、干事創業,在全區正風反腐肅紀實踐中留下了閃光的足跡。他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書寫著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誠干凈擔當,無愧于“軍轉干部”的光榮稱呼,先后共有16人(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15人(次)獲得過職務(職級)提升。
周愛平:
甘當“巡察新兵”的老兵
周愛平,從軍30年,2016年12月從江西省南昌市安義區武裝部部長崗位轉業到翔安區紀委任調研員。
轉業兩個月不到,剛剛適應新崗位的他,接到了區委賦予組建巡察隊伍、開展區級巡察的任務。面對一項全新的工作,加之初來乍到,遇到的困難遠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但周愛平沒有打退堂鼓,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咱是當兵的,再硬的骨頭也能‘啃’下來”。
由于當時的辦公條件有限,且又在一樓的角落,整個辦公室內的蚊子就像是戰斗機群,滅了一群又一群。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周愛平很長一段時間里堅持吃住在辦公室,吃的是方便面,睡的是行軍床。這種軍人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驚呆”了辦公室的同志,感動了全委干部?!案删透蓚€明白”,不僅是他嘴邊的話,更見之于行動。他加班加點學習講話精神,梳理文件要點,借鑒各地做法,搭建巡察架構,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時,就拿起電話,虛心向市巡察辦請教、向兄弟區同行取經,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硬是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巡察工作的“明白人”。
2018年4月的一天,因為長時間的勞累,吃過午飯后突然感覺腹部疼痛,但他沒當一回事,僅去醫院開了一點腸胃藥。下午,忍著疼痛和同事一起研究制定即將開展的區委機動式巡察方案。直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到家里,妻子看他難受至極,急忙把他送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急性胰腺炎,醫生告訴他,如果再拖下去,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嚇得妻子直埋怨他:“還要不要命了!”在經過全身血液透析后,身體稍稍恢復一些,“閑不住”的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在周愛平的帶領下,區委巡察工作全覆蓋有序推進,成效顯著,多次受到了市委巡察辦和區委的肯定。在三年半時間內完成了9輪24批次的巡察,覆蓋率達到了90%,推動64個單位1657個問題的整改,有力推進區委巡察工作高質量、規范化發展。
“是黨培養了我,不管安排在哪,讓我干什么,我都會做一名聽黨指揮、守崗盡責的戰士?!眳^領導與其談話時,他樸素而真誠的話語讓領導為之動容。
近三年來,山東、廣東、重慶、貴州等地縣級巡察機構慕名前來交流探討,促進共同提高。
2018年9月,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周愛平被正式任命為區委巡察辦主任(正處級),此時他轉業不到2年。
李虎平:
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曾有大嶝居民說過:“‘陽光大嶝’就像一縷陽光,照到哪兒,哪兒就更加明亮,我們群眾就更加放心?!?/p>
“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比罕姷恼J可讓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紀工委書記李虎平倍感欣慰。2006年12月,他由部隊副營職轉業到地方,之后始終保持著軍人對事業的忠誠熱愛和做事的雷厲風行,11年期間連續3次得到提升,2017年8月,組織更是把大嶝街道紀工委書記的重擔交給了他,讓他感到誠惶誠恐,擔心辜負組織和領導對他的期待。
上任后,李虎平經常深入社區走訪,并從中感悟到:群眾的事,群眾監督,要讓社區“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為了進一步規范完善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的運行和保障機制,加強社區民主管理和監督,他帶領著街道紀工委干部積極探索社區居務“全覆蓋、常態化”的監督新模式,努力打通基層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經過3個月的日夜奮戰和精心籌備,“陽光大嶝”居務監督平臺于2018年11月應運而生。
一部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察看社區人、財、事的運作全過程,人人可監督、時時處處可監督。權力被“曬在陽光下”,倒逼著社區干部必須廉潔履職、規范用權。這就是“陽光大嶝”居務監督給基層政治生態帶來的顯著改變,其中傾注著李虎平書記的多少智慧和心血,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用他自己的話說,“讓群眾明白,讓干部清白,這才是加強村(居)務監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p>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9年10月,“陽光大嶝”居務監督的經驗做法被廈門市翔安區紀委監委推廣到全區5個鎮(街)120個村(居)落實,并得到市紀委監委的充分肯定,同時還被上級推薦參加全國“首屆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結果讓人期待。
2020年2月,李虎平又被上級委以重任,轉崗主持馬巷鎮紀委工作。
葉鋒:
“轉隸二年來,我始終有一種本領恐慌感”
用三年時間,在工作之余艱苦自學,最終順利通過司法考試。這是2006年11月由部隊副營職干部轉業到翔安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后,葉鋒留給領導同事們的第一印象。得益于很強的學習能力和扎實的業務能力,2016年8月,在眾多同事中他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光榮的員額檢察官。
2017年12月,葉鋒由區檢察院轉隸到區紀委監委。面對新的崗位、新的職責,他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壓力,一種知識儲備不足的本領恐慌感在他心中愈發強烈。黨紀政紀相關規定是他的弱項,他就堅持下班后推遲一兩個小時回家,用于學習緊缺的黨紀知識,鉆研業務技能。
“這個案件是轉隸后我們室的第一個職務犯罪案件,而且涉及人數較多,發生的時間也比較早,查處過程中必須實事求是,徹底厘清每個被調查人應當承擔的責任。”
“今天中午我們加下班,爭取把這個調查對象的筆錄做完。”
2018年4月的一天,在區紀委監委決定對某社區“兩委”干部集體受賄立案審查調查后,作為案件主辦人,葉鋒迅速轉變思維、進入角色,投入到全新的工作狀態。
“ 打好轉隸之后第一仗?!北е貏傩拍?,葉鋒帶領辦案組同志,與被調查人談話時既義正詞嚴又耐心細致,在調取證據時既雷厲風行又精細入微。在黨紀國法面前,在辦案人員的有力震懾和教育引導之下,7名被審查人積極配合,主動承認違規違紀違法事實。經過3個月的努力攻關,該案件最終順利辦結并移送審查起訴。
陳藝紅:
我渴望成為一朵“紀檢玫瑰”
先后獲得全國女子53公斤級、58公斤級舉重冠軍,這是新店鎮紀委干部陳藝紅在部隊服役期間的傲人成績。她2010年6月在解放軍八一體工隊服役當運動員,曾經在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專業學習4年,2013年6月被提拔為干部,前年由部隊副連職轉業到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工作。
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是個“苦差事”,任務重,加班加點多,照顧家庭難,但陳藝紅知難而進,勇敢面對。
“感謝書記信任和關愛,我盡量克服家庭困難,從零開始,抓緊學習紀檢監察業務,多向大家學習,努力工作……”2020年4月25日,當時任鎮紀委書記陳文語找她談話,準備調她到紀委工作時,雖然感到母親去年底剛去世,年老的父親還需要多花一些時間陪伴,自己也到了不得不考慮要小孩的年齡,生活、工作也都要平衡,但陳藝紅表態明確,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軍轉干部的覺悟與擔當在她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快,她就到鎮紀委報到,成了一名光榮的紀檢新兵。
三個月來,憑著軍人和運動員特有的那種剛毅和頑強,她硬“啃”了12本業務書籍,對紀檢監察業務應知應會內容爛熟于心;雖然是新手而且還是女干部,但在監督執紀中她敢于較真碰硬,毫不膽怯,大家都開玩笑著說“翔安區又多了一朵鮮艷的‘紀檢玫瑰’”……
“我曾是一名軍人,一名運動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成了紀檢監察干部。有任務我必須先上,有困難我自己克服,既然選擇了我就不后悔?!痹谌涨皡^紀委監委召開的一次軍轉干部座談會上,陳藝紅的發言又一次感動了大家。
真想不到,她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愛”來得這么快。
在翔安區紀檢監察系統,還有不少“軍轉干部”在不同的崗位上勇挑重擔、忠誠履職,如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人包偉旺,在城市管理執法、巡察、紀委等不同崗位都干得有聲有色;信訪室干部蔣磊充分發揮了自己曾當過部隊心理醫師的專長,總結出“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茶水解渴、一句好話暖心、一顆丹心為民”的“五個一”接訪法;富有軍人精氣神、善于直插一線查糾問題的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干部夏建新,能文能武,獨當一面;負責內刊信息的紀檢監察事務中心干部汪迭新,3年共發表稿件105篇,其中中央級26篇,成績一直比較靠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边@群傳承著“軍轉干部”優良基因的翔安區紀檢監察干部,正迎著新時代的朝陽,在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愅?陳景賜 余慶東 蔡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