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有效防止“病從口入”,營造和諧文明的用餐文化,樹立文明餐桌新風尚,福建各地深入推進文明餐桌建設,號召廣大市民與餐飲服務行業“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倡導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用“小餐桌”推動“大文明”。
福州:深化“文明餐桌”行動 讓文明用餐成為新風尚
為切斷“病從口入”途徑,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培養健康、文明用餐習慣,福州市把深化推進“文明餐桌行動”作為開展精神文明教育、推進移風易俗的有力抓手。
部門“亮劍”筑牢防疫線。市場監管部門、商務部門積極落實文明餐桌宣傳,發出倡議書,推動全市餐飲“光盤行動”宣傳全覆蓋;深入開展“2020守護餐桌安全行動”,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行動,持續加強對市場野生動物和活禽交易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野生動物交易行為,督促市場管理者做好經營場所消殺,從源頭保障餐桌上的安全,有效推進文明市場建設;為避免人員聚集就餐可能引發的疫情防控風險,我市500多家餐飲企業加入“無接觸外賣月”,采用線上下單、線下送貨上門的方式,增加外賣供應量,實施無接觸配送,保障市民需求;各類餐廳、職工食堂等餐飲單位均實行“分餐制”無接觸服務,實行明廚亮灶,采取“后廚分餐”“桌前分餐”或送餐制的模式,提倡員工帶回崗位就餐,防止因人員聚集用餐而導致的病毒傳播。
樹立公筷公勺新風尚。結合疫情防控,福州市發布企業與“公勺公筷”餐桌文化公益篇,通過“添加感情”“減少污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等關鍵字,呼吁消費者從我做起,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習慣,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志愿者通過在店內醒目位置張貼“公筷公勺新時尚 健康生活好習慣”宣傳海報,并發放《“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倡議書》,提倡服務員應為客人提供公筷或公勺,實行一菜一公筷(或公勺),重復利用要及時消毒,防止“病從口入”,促進大眾健康。
湖里區:“三舉措”推動“文明餐桌”行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為切實增強餐飲服務提供者對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的文明用餐理念及消費觀念,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以“三舉措”推動“文明餐桌”行動。
推出“移動食堂”助力“文明餐桌”。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禾山所積極協商轄區酒店、餐飲經營單位,推出“移動食堂”,為企業提供團餐服務。通過電話預定,餐飲單位以外賣的形式,把配餐送到企業,員工在各自單位內分散用餐,不會造成堂食、聚餐等人員扎堆情況。目前,五緣水鄉酒店、牡丹大酒店、肯德基、麥當勞等餐飲經營單位,加入“移動食堂”行列。湖里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實際情況,明確“文明餐桌”行動關鍵,從飯店酒店等各類餐飲企業抓起,把節約糧食、珍惜資源的要求融入到企業經營理念中,同時對餐飲企業原材料、設備、服務等餐飲管理,分別提出防控要求。
倡導外賣食品“無接觸安全配送”,助力“文明餐桌”。監管人員在疫情期間加強了對餐飲服務單位食材查驗和加工、送餐衛生管理、食品留樣等方面的日常監督檢查。更細致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執行員工晨檢和個人衛生防控,實施配送餐或網絡訂餐的餐飲企業,要求嚴格落實送餐人員健康管理,配備防護用具。外送餐食的物流車輛、保溫箱及物流中轉用具等至少每天消毒一次,最好每餐消毒。
全時段推廣“安全碼”,助力“文明餐桌”。外出就餐時,簡單的紙質實名登記,反復使用同一支筆,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在廈門市食安辦的指導下,美團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推出了適用于餐飲經營場所的“安心碼”。顧客只要掃一掃“安心碼”,實名登記后,就可以進入餐廳就餐。這樣的“云登記”方式簡單便捷,受到了不少消費者歡迎。
漳州:推進文明餐桌建設 “移動食堂”讓員工用餐無憂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位市民的心,倡導遵行文明餐桌的良好社會風氣在協同戰疫的氛圍中進一步深化。
近日,漳州市商務局積極指導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從會員單位中篩選口碑好、信譽佳的餐飲企業,推出“移動食堂”,踐行文明新風,持續深入推進文明餐桌建設。
一是響應“公勺公筷”,培養文明健康好習慣。為全面細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預防疾病交叉感染,“移動食堂”的推出不僅較好地解決了復工單位人員餐飲保障問題,還增強了廣大市民的文明用餐意識和疾病預防能力。
二是推行“一品一碼”,確保食品安全。“移動食堂”按照食品安全的流程和一品一碼的食品溯源要求,協會統一接單,定價銷售,生產企業嚴格落實食品留樣,保證配餐衛生質量可追溯備查。
三是落實“不聚餐,不堂食”,踐行文明新風。隨著企事業單位逐步復工,“只可外賣,不可堂食”作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正在通過“移動食堂”這種全新的餐飲模式得到落實,“移動食堂”也正以其特殊形式,定義著文明用餐的新形式。
據統計,“移動食堂”上線以來,已累計服務十余家客戶,完成訂單1143份,較好的解決了相關單位的用餐問題。下一步,“移動食堂”還將不斷增加有資質、有規模的餐飲企業上線接單,持續推進無接觸配餐服務升級,為文明餐桌建設貢獻力量。
寧德:文明餐桌“新時尚” 公筷公勺守健康
連日來,寧德市餐飲行業開始逐步恢復營業,如何進一步推廣使用公筷公勺?
近日,寧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寧德市從事餐飲服務食品經營活動告知函》,進一步規范我市餐飲行業經營行為,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推動全社會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用餐習慣。
與此同時,寧德市委文明辦發出倡議:使用公筷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守好“舌尖上的防護線”,讓安全、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個家庭、每位居民,為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而此前,寧德市委文明辦也曾多次發出倡議,倡導用餐衛生,使用公筷公勺,爭做“文明餐桌行動”的踐行者、示范者、推動者,展示文明的良好形象。
其實,對于大部分市民而言,“文明餐桌”并不是一個新詞。
從倡導節約的光盤行動、合理點餐、抵制浪費,到現在提倡的公筷公勺、分餐制,這兩年,餐桌文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綠色飲食、健康生活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生活常態。
“過年過節一家老少都會聚在一起,大家圍坐在一起很容易傳播疾病,所以很有必要推行公筷公勺、分餐進食這些好習慣。”市民林女士認為,雖然分餐好像少了歡聚時刻的那股熱鬧勁,但這對我們的健康很有利。受這次疫情影響大家都提高了警惕,轉變觀念做到家庭分餐就更容易了。
寧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市民:“眼下正是復工復產高峰期,使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能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從口入,還有利于形成健康用餐、節約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風尚。”多一雙公筷,多一份安心,期待疫情之后,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公筷公勺能夠成為每張餐桌的“標配”。(福建文明網綜合)